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六中全会今召开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塑党政新风

  • 大公网
  • 2016/10/24 10:45
分享到:
  • 收藏
  • 37.7万

中纪委官网发布的消息显示,“八项规定”实施近4年来,全国已累计查处违反规定问题13.9万余起,处理18.7万余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1万余人。

20161024yl0006.jpg

图: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24日在北京举行。图为2015年举行的五中全会主席台。(资料图片)

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今天将在北京召开,研究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而约四年前出台的“八项规定”,并非因应一时之需的“权宜之计”,更不是形式主义的“花架子”,而是刮骨疗毒、制度反腐的肇始,“舌尖上腐败”成重点打击目标。某种程度上,“八项规定”已经成为中共重塑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一把利器,它让民众更加坚定确信,只要执政党拿出雷霆气概,使出霹雳手段,沉疴积弊完全可以清除。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2012年12月4日,刚刚履新不足20天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八项规定”,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全面从严治党”开山之作。时光倏忽,将近四年过去,公众惊喜地发现,“八项规定”揭开制度反腐新一页。

《贤奕编.警喻》里有一则寓言,一群猩猩看到猎人在森林摆放美酒和草绳,明知是圈套却经不起诱惑,以为少喝一点便无妨,结果喝得酩酊大醉被绊倒束手就擒。现实中,这便是那些沉迷饭局的“吃货”官员真实写照。在广州白云山,曾有一家名为“品云座”的高档会所,它号称羊城“天然海拔第一高”,标价8800元包间的最低消费,将普通人拒之门外,成为少数人私人领地。

广东省委原常委、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是“品云座”常客,那段觥筹交错的日子已成过眼云烟,他已从“最年轻省委常委”的政坛新星沦为阶下囚。毁掉他政治生命的罪状不一而足,惟顶风纵欲、奢靡享乐显然是其落马一个直接原因。中纪委办案人员透露,在严抓作风高压态势下,万庆良仍出入高档消费场所70次左右,落马前两天还去“品云座”“放松消遣”。

这顿据说花费8万多元的“最后饭局”,让食客们付出惨痛代价,除万庆良外,其他赴宴的10多名官员亦受到不同程度党纪政纪处分。席间的珠江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黄晓东,其时已获广东省委组织部提名为潮州市长候选人。在查出其赴万庆良饭局后,市长提名旋即被撤销,不久还被免去原职。

因“饭局”而“出局”

因一场饭局彻底“出局”的,不仅是万庆良及其同僚们。“工作餐”上用矿泉水瓶装茅台酒,吃一米长鳄鱼尾、龙虾、鲍鱼、海参等珍馐美味的天津市医药集团董事长张建津,“天天有局,还整了个秘密的点”的吉林省原副省长谷春立等,都是中纪委整顿“四风”活动中用以警戒全党上下的反面典型。

之所以首先向“舌尖上腐败”开刀,皆因官员们大吃大喝、铺张浪费,正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最突出表现,不仅败坏社会风气,影响执政党形象,损害干群关系。“酒杯一端,政策放宽”,互相帮着办事形成一个个利益小团体,权力乱象由此发端。

中央纪委办案人员介绍说,万庆良常在饭局上为企业老板协调项目工程、解决土地审批等,有些公职人员甚至被万庆良直接叫去吃饭场合交办“任务”。

作风建设威力空前

针对类似“四风”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曾严肃指出,“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若任由这些问题蔓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自此,一系列抓作风的措施陆续出台,配合震慑官场反腐败浪潮,令作风建设在十八大以来的中国政坛,发挥空前威力。

“会所中的歪风”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整治工作在全国各地展开,一些领导干部被问责曝光,不少高档会所朴素转型。在杭州西湖景区“曲院风荷”内,高档会所“西湖会”转型成立湖畔影社向市民开放。万庆良曾多次光顾的“品云座”已改头换面走平民路线,消费一碗5元的山水豆腐花就可在餐厅露天平台上俯瞰广州全景。“八项规定”推行以来,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变化之大远超大多数人预期,讲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逐渐成当下官场常态,执政党在重树威信、重塑形象上取得明显成效。

18.7万官员栽在“八项规定”上

中纪委官网发布的消息显示,“八项规定”实施近4年来,全国已累计查处违反规定问题13.9万起,处理18.7万余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1万余人。

统计显示,八项规定实施后,全国共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人数逐年增加。2016年1至8月处分26609人,超过2014年全年总数。数据变化背后体现反腐未曾松懈,执纪越来越严。从职级来看,受处分人员中,乡科级干部84068人,占总人数逾90%;县处级干部6903人,占8%;地厅级干部927人,省部级干部15人。

违规配备用公车最突出

从违纪问题类型看,违规配备和使用公车问题最为突出,为26172起,占比19%;其次为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问题,占比10%;大办婚丧喜庆问题列第三,占比9%;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和违规公款吃喝问题也比较突出。具体到违纪情形,以今年中纪委监察部网通报曝光的问题来看,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主要有:“礼金”405次,“公车”346次,“旅游”321次,“补贴”264次,“婚宴”136次,“购物卡”109次,“办公用房”92次……透过这些高频词可以发现,节假日期间的公款送礼、公款旅游、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风依然存在。

另外,梳理中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中涉及中管干部违反“八项规定”问题,可以发现,享乐奢靡问题突出,主要集中在违规接受公款宴请、出入私人会所、打高尔夫球等方面,这几项加起来已超过80%。其他问题还包括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

三年作风建设赢得民心

风,起于青萍之末。很多人未料到,三年多前中央出台篇幅不长文件,让“八项规定”成为如今中国政治领域中人们最耳熟能详的概念。

治标是为治本赢得时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2013年初的表态,如今看来正逐步实现。从治标开始的“八项规定”,过去三年多时间逐渐赢得民心、获得支持,并将一些好的做法与措施制度化。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指出,过去许多官员观念里对三公消费、大吃大喝等不以为意,这些思想在“八项规定”等一系列严格措施出台之后出现很大改变。

从车子到房子,从会风到报道长度,人们发现“八项规定”事无钜细都管,而它的持续发力,证明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根本之策。北京大学政治学系主任燕继荣认为,新规则形成需时,惟苗头已经非常明显,新作风正在产生。竹立家分析说,“八项规定”所产生的一系列示范带头效应,使得它成为一个关键性文件。

之后许多进一步夯实干部行为作风的规定与措施,和“八项规定”相呼应,对规范干部行为及后来改革措施的出台和实现,均起到很大作用。

他认为,从“八项规定”开始,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相继出台,执政党基本形成完整党风廉政、反腐防腐体制。

今天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对《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进行审议,意味今后党内监督将进一步实现制度化,作风建设也将全面常态化。

公车改革刹住“车轮腐败”

与“舌尖奢靡”一样,“车轮上的腐败”同样由来已久,积弊日深,影响着执政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多年来,中国政府和国有企业大多推行公务用车制度。但久而久之,这种传统模式的体制弊端及所衍生出来的腐败问题愈发明显,公车成为官本位思想的代名词,不少官员将此视为从政福利待遇,公车越来越多,车越买越贵,超标车屡见不鲜,“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一栋楼”,老百姓深恶痛绝,舆论反响强烈,改革呼声很高。

2014年7月,全国范围内公车改革大幕正式开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相关文件向社会公布,明确了公车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提出将用2至3年全面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涉及约80万辆全国公务用车、近6400辆中央国家机关本级公车。按照方案,所有司局级以下公职人员的原一般公务用车都要取消。如今,两年过去,中央国家机关车改已全面完成,共封存车辆近四千辆,并向社会公开拍卖,2000多名司勤人员得到妥善安置;各省区市已基本完成车改总体方案制定。

年省逾1500亿元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指出,公车改革后首先减少的是车辆购置、运营方面的经费开支,包括与公车相关的司勤人员薪酬开支。

其次,将减除今后陆续达到更新年限的公车更新成本。此外,还能减少因油价上涨、停车费增加、司勤人员工资福利开支增加引起的行政成本。据测算,每年因车改减少的支出将达到1500亿元以上。分析人士指出,这项自上而下推进的改革,目的是对百姓诟病已久的公车滥用等腐败问题进行制度性治理,是执政党改进作风、反对腐败的又一重要举措。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表示,公车改革将一个涉及官员利益的问题进行彻底改革,不仅省下公共资源的“钱”,也约束政府公务员的“权”,彰显中央执政为民的治国理念,体现出面对利益冲突的改革智慧。(记者 郑曼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