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续写“天府新篇章” 四川以高质量发展支撑国家战略安全

  • 香港卫视
  • 2025/10/29 10:29
分享到:
  • 收藏
  • 1.0万

10月28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发布会由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陶剑锋作主题介绍,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省粮食和储备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出席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聚焦“十四五”以来四川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的主要成就,全面展示了四川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实践。


四川1029.png


粮食安全根基更稳 “天府粮仓”建设成果丰硕


作为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四川牢牢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陶剑锋介绍,近年来四川统筹推进粮食生产、储备、加工、流通等全链条建设,全省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去年达到726.8亿斤,创历史新高,预计今年将突破730亿斤。


四川深入实施“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融合行动,累计新改建高标准农田1770万亩,建成完善的农机服务体系,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0%。同时,通过“天府粮仓·百县千片”行动和“万名农技人员进万村”工程,全省粮食亩均单产提升至378.2公斤,再创历史纪录。四川还积极构建高效安全的储备保障体系,形成省、市、县三级储备网络,全省粮油储备规模达601万吨,实现政策性粮库低温储粮全覆盖,储存损耗率控制在0.5%以内。《四川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地方粮食储备管理提供了法治保障。


清洁能源体系加快构建 世界级能源基地初具规模


四川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大省,“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的重要枢纽。四川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指引,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近年来,白鹤滩、乌东德、两河口等大型水电站相继建成,水电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全省新能源装机规模达3200万千瓦,是“十四五”初期的5倍。

天然气方面,四川持续加快国家千亿立方米级天然气产能基地建设,年产量达562亿立方米,稳居全国首位。全省长输管网超过1万公里,年输气能力650亿立方米以上。随着“甘孜—天府南—成都东”特高压工程投运,四川已形成与全国互联互通的能源输送大动脉,实现了“三州的风光点亮成都的灯光”。


矿产资源开发取得新突破 战略性矿产产业链持续壮大


四川是我国矿产资源大省,钒、钛、锂、稀土等战略性矿产储量丰富。四川深入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新增大型石墨矿3处、大中型磷矿6处,锂辉石资源量增加280万吨。全省钛矿查明资源量占全国76.2%,居世界第一,钒矿查明资源量占全国28.2%,居全国首位。


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成为全国唯一的资源综合利用试验区,产出全国约80%的钛精矿、60%的钒制品和20%的硬岩型稀土,已成长为全球钒钛新材料产业的重要极核。四川自主研发的高炉渣提钛和氧化钒清洁生产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率显著提升。下一步,四川将锚定“十五五”规划目标,聚焦战略性矿产开发、科技赋能和体制机制改革,构建资源勘查、开发、加工、储备全链条高质量发展体系。


持续深化粮食与矿业改革 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四川在粮食物资储备和应急保障方面也取得显著成效。全省已建立三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储备库点242个,总量突破480万件,居全国前列。在粮食产业化方面,四川深入推进“天府菜油”公共品牌建设,品牌价值超120亿元,粮油加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在矿业领域,四川建立“矿产探产供储销”统筹机制,推动钒钛磁铁矿、钢铁、建材等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打造国家级钒钛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钒钛+钢铁”全产业生态。


展望“十五五”:四川担当更加坚定


展望未来,四川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扛牢国家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的政治责任,持续推动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和产业协同,奋力建设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在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展现更大担当、作出更大贡献。(香港卫视记者 张楚悉成都报道)


分享到: